词典 颠狂 颠狂的意思
diān kuáng

颠狂
简体
拼音 diān kuáng
注音 ㄉ一ㄢ ㄎㄨㄤˊ

颠狂的意思

颠狂 [diān kuáng]

(1) 言谈举止违背常情,放荡不羁

demented

颠狂 引证解释

⒈ 精神病名。也指精神病人的狂乱表现。

《黄帝甲乙经·十二经脉络脉支别下》:“其病气逆,则喉痺瘁瘖,实则颠狂,虚则足不收脛枯。”
唐李冗《独异志》卷中:“后汉明帝杨后,花面美色,有颠狂病,发则杀人。唯内傅孟召为文哀怨,后每读之,颠狂輒醒。”
清袁枚《新齐谐·沉姓妻》:“安未半刻,又作哭声曰:‘汝擒我孙去,我在此亦能索汝命。’言毕颠狂如故。”
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三幕:“在极度的紧张中,他几乎像颠狂了一般。”

⒉ 举止狂乱貌。

唐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》之一:“江上被花恼不彻,无处告诉只颠狂。”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大平诏书》:“他若自驱陷阱者,鍊食洋烟最颠狂。”
康濯《东方红》第七章五:“放水的日子, 孟虎堂简直颠狂疯傻得戳开两个大巴掌,把李炳臣左右死死扠住,喷着唾沫,直对他嘶声喜嚷。”

⒊ 形容放浪不受约束。

唐姚合《寄王度》诗:“顦顇王居士,颠狂不称时。”
宋刘过《忆鄂渚》诗:“空餘黄鹤旧题诗,醉笔颠狂惊李白。”
明高启《谢庐山宋隐君寄惠所制墨》诗:“但学颠狂如醉旭,头髮可濡秋未秃。”

⒋ 激烈动荡貌。

唐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当时腹里颠狂,心中沸乱。”
元无名氏《衣袄车》第一折:“恰便似颠狂飞柳絮,我则见纷纷的剪鹅毛。”
《古今小说·杨谦之客舫遇侠僧》:“这阵大风不知坏了多少船隻,直颠狂到日落时方息。”


国语词典

颠狂 [diān kuáng]


颠狂(diān kuáng)近音词(2个)

颠狂造句

1.九,安葬后,家人出现男女忤逆,颠狂劫盗的现象。

2.颠狂的马,往往是容易闪失;慌张的人,时常会出乱子。民谚 

3.那些挥霍无度的男人和那些终日沉湎于享乐的女人——当他们和她们凑在一起的时候,人生便显得颠狂又迷醉。梁晓声 

4.有乾旱临到她的众水,就必乾涸。因为这是有雕刻偶像之地,人因偶像而颠狂

5.她和同事相处的方式处于颠狂的边缘。

6.颠狂柳絮随风舞,轻薄桃花逐水流。杜甫 

7.所以这里保罗不是说他是颠狂的,而是有人因为他敬神而把他看作是颠狂的。

8.颠狂凤女,春迷洞口之云;前度刘郎,夜捣蓝桥之杵,直到午夜。

9.颠狂柳絮随风去,轻薄桃花逐水流。

10.一张白纸放在那里,没有笔尖爬行,它了无改变。稿纸的功能不是保持洁癖,是承受思想的欺负,搭载文字的污染。没有思想的欺负,它活不起;没有文字的颠狂,它会死去。张佳羽 

拓展查询

颠狂是什么意思 颠狂读音 怎么读 颠狂,拼音是diān kuáng,颠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颠狂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