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巴巴 巴巴的意思
ba

巴巴
简体
词性 名词
拼音 bā ba
注音 ㄅㄚ ㄅㄚ

巴巴的意思

巴巴 [bā ba]

爸爸。

指巴掌。

方言。食物名,即饽饽。

象声词。

表状貌的词尾。

方言,粪便。

特地;偏偏。

急切;切盼。

黏滞;黏结成块的。


巴巴 引证解释

⒈ 爸爸。

清俞樾《茶香室三钞·巴巴妈妈》:“明王文龙《龙兴慈记》云:‘ 季巴巴、王妈妈,圣祖微时有恩邻人也。’按,巴巴俗呼父也,字亦作夿,此二人殆翁媪歟? 明文林《瑯琊漫钞》云:‘ 赵氏乾娘, 高皇义父之妻也,世袭指挥。’按,此知明高皇有义父乾娘, 季巴巴、王妈妈殆亦此类歟?”

⒉ 指巴掌。

《荡寇志》第八十回:“一声呼喝,向那左边面颊上足足的盦了二十个大巴巴。”

⒊ 方言。食物名,即饽饽。

孙锦标《南通方言疏证》四:“今小儿呼点心为巴巴,即北方言餑餑。”

⒋ 方言,粪便。

《抗日歌谣》:“五色旗(伪满旗)不用挂,再过三年擦巴巴。”
郭光《仅仅是开始》:“你们屁股上带着巴巴说别人!”

⒌ 急切;切盼。

元张国宾《薛仁贵》第二折:“眼巴巴不见孩儿回来。”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七回:“巴巴寻那肥皂洗脸,怪不得你的脸洗的比人家屁股还白。”
张天翼《谭九先生的工作》:“事情实在太多。大家都正在那里巴巴地等着他。”

⒍ 特地;偏偏。

《红楼梦》第二二回:“我巴巴的唱戏摆酒,为他们不成?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七回:“家常送东西的家伙也多,巴巴的拿这个去。”

⒎ 黏滞;黏结成块的。

宋陆游《大慧禅师真赞》:“平生嫌遮老子,説法口巴巴地。”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四:“吃晚饭时,炕桌上摆着煮得粘粘巴巴的豆角。”

⒏ 表状貌的词尾。

清李渔《蜃中楼·双订》:“若不回他一句,教他没趣巴巴的。”

⒐ 象声词。

管桦《三月拘留》:“门敲的巴巴山响。”


国语词典

巴巴 [bā ba]

形容黏合的样子。

如:「干巴巴」、「焦巴巴」。


巴巴(bā ba)近音词(10个)

巴巴造句

1.每到傍晚,我总是眼巴巴地盼着妈妈早点回来。

2.寒风里,一只骨瘦如柴的流浪狗,眼巴巴地看着路上的行人。

3.他因为激动,话说得结结巴巴

4.朗读课上,有的学生朗读得很流利,还颇有些“抑扬顿挫”的意味,有的则磕磕巴巴

5.等到有辆空汽车来了,站在前面的一人捷足先登,其余的只好眼巴巴望着。

6.但是要以自己的说话做标准,要念起来不能老是结结巴巴,至少还要自己的集团里的人听起来一听就懂。

7.他的衣服揉得皱巴巴的。

8.想参加舞会的爸爸也赶紧洗心革面沐猴而冠,换上皱巴巴的西装后“英俊”得惨不忍睹。

9.牧民眼巴巴地看着狼把小羊叼走了。

10.而阿里巴巴能否在海外耀武扬威,那是另一回事。

拓展查询

巴巴是什么意思 巴巴读音 怎么读 巴巴,拼音是bā ba,巴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巴巴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