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代耕 代耕的意思
dài gēng

代耕
简体
拼音 dài gēng
注音 ㄉㄞˋ ㄍㄥ

代耕的意思

代耕 [dài gēng]

1.  

daiceng;

2.  指以农耕之外的职业为生,如以舌代耕等。

substitute;

3.  农业合作化之前,替缺乏劳力的农户耕种。

help to cultivate; cultivate land for sb.;

4.  拖拉机站用机器代别人耕作。


代耕 引证解释

⒈ 旧时官吏不耕而食,因称为官食禄为代耕。语本《礼记·王制》“诸侯之下士,视上农夫,禄足以代其耕也”。

汉荀悦《汉纪·惠帝纪论》:“先王之制禄也,下足以代耕,上足以克祀。故食禄之家,不与下民争利,所以厉其公义,塞其私心。”
晋陶潜《杂诗》之八:“代耕本非望,所业在田桑;躬亲未曾替,寒馁常糟糠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建炎三年》:“朝廷官人以爵,使禄足代耕。”

⒉ 指以某种职业或手段谋生,以代农耕所入。

晋潘岳《闲居赋序》:“於是览止足之分,庶浮云之志,筑室种树,逍遥自得,池沼足以渔钓,舂税足以代耕。”
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旭亭家书》:“余今年秋收颇佳,所植菽稷,颇足酿酒,笔墨足以代耕,儘有餘享。”

⒊ 解放前,各革命根据地政府对缺乏劳动力的烈属、军属和干属实施的一种优待。由政府派工或包给群众代耕其土地。解放后继续实行,直到合作化时期。

傅秋涛《湘鄂赣的红色政权》:“在动员新兵的时候……由群众选出志愿入伍的新兵,并解决他们家属的代耕问题,使他们安心在前方作战。”

⒋ 农业机械站用拖拉机代农民耕种,收取规定的费用。

《人民日报》1965.8.31:“在同一个地区的农业机械站,在同样的条件下为生产队代耕。”


国语词典

代耕 [dài gēng]

以他种营生代替耕植。如官吏以禄代耕、文人以笔代耕或以舌代耕皆是。


代耕造句

1.村长带着几个人为村里的孤寡老人代耕田地。

2.城人半藉盐为市,风俗全凭井代耕

3.王徵自制自行车、自转磨、虹吸、鹤饮、刻漏、水铳、连弩、代耕、轮壶,同乡人把他当作诸葛孔明复出。

4.他们在外期间,土地由家里人或当地农民协会代耕

5.军属在商店购物可以享受百分之五的折扣;有时还免征税收;红军家属的土地有人代耕;如果战士在前线牺牲,烈属可以得到抚恤金和免费劳力。

6.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,其中文人尤其是佃文谋生的布衣文人的代耕行为,是一个关键因素。

7.夏禹平和很多被承诺能入户的代耕农曾经找到平沙农场负责人,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书面文件,个人的承诺口说无凭不作数。

8.上世纪八十年代,为了改善清远北部石灰岩地区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,政府鼓励他们搬迁到石角镇等耕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当代耕户。

9.革性至孝,常恨贪禄代耕,不及养。

拓展查询

代耕是什么意思 代耕读音 怎么读 代耕,拼音是dài gēng,代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代耕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