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大公报 大公报的意思
gōng bào

大公报
简体
词性 名词
拼音 dà gōng bào
注音 ㄉㄚˋ ㄍㄨㄥ ㄅㄠˋ

大公报的意思

大公报 [dà gōng bào]

日报。1902年6月,英敛之创刊于天津。1916年售于王郅隆。1926年由胡鼎昌、胡政之、张季鸾接办。先后出上海、汉口、重庆、香港、桂林等版。1949年1月,天津解放后改组为《进步日报》,后与上海版合并,于1956年10月迁北京,1966年9月停刊。香港版《大公报》继续出版。

大公报 引证解释


国语词典

大公报 [dà gōng bào]

民国前十年(西元1902)​由英歛之创办于天津的报纸。民国十五年,由张季鸾主笔政,成为当时最有权威的日报。西元一九四一年荣获米苏里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。大陆沦陷,上海与天津的大公报,先后停刊,而目前香港的大公报,则为中共所有。


大公报造句

1.其实他本想说,于《大公报》上刊登就没事了,可又怕张泽羽吃郁应华的醋,于是改为无妨,寻报馆设于租界中的报纸便是了。

2.大公报驻上海记者在相关报道中并提及:据消息人士透露,陈良宇儿子陈维力日前在马来西亚被捕。

3.梁因为一直在左翼的《大公报》工作,因而他的小说最早被引进了内地,梁并被吸收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到北京出席四次作代会。

4.因为韩筱雨歌曲的风格常常变幻无穷,大公报开始以“百变歌后”。

5.前文书说到,在家中接受《大公报》的记者采访之时,张泽羽误将茶碗当做了烟灰缸来使。

6.而今,二位人质先后被处决,木叔邀请大公报大公网记者黄汇杰探讨,日本政府的快速反应,和日本反恐的未来局面。

7.江渝这边丝毫不见劣势,因为销量最大的《申报》、《大公报》、《新闻报》都一起开火,抨击《民立报》是腐朽的封建社会主义走狗。

8.看来今天是等不到了,她正要把放在桌旁的《大公报》收起,莫名的有些心悸,抬头一看,一名男子正微笑着向着她走来。

9.张强拿着事变过去数日的《大公报》,热泪横流,知道这一著名的兵谏,将促使国共第二次合作,蒋介石最终接受“停止内战、一致抗日”。

10.李唯和梦梅率几名助手及译电员,报务员辗转而至,与傅将军的女儿,地下党员傅秋菊原是天津《大公报》记者,同住一个地方。

拓展查询

大公报是什么意思 大公报读音 怎么读 大公报,拼音是dà gōng bào,大公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公报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