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 山
出山的意思
出山
(1) 到山外去
(2) 旧指隐士出任官职。借指出来主持某种事务或担任某种职务
出山 引证解释
⒈ 晋谢安神识沉敏,少有重名,高卧东山,屡辟不出。及桓温请为司马,始出仕治事,终为朝廷重臣。见《晋书·谢安传》。后以“出山”比喻出仕或担任某种职务,从事某种事情。
引宋陈与义《出山道中》诗:“避地时忽忽,出山意悠悠。”
明沉德符《野获编·科场·现任大臣子弟登第》:“文毅即以是年冬出山再相矣。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四回:“承两位过爱,兄弟总算有造化的了,只是目下尚无出山之志,将来如要出山,再为奉恳。”
巴金《灭亡》:“然而亲戚朋友中有许多人觉得他有非常之才,不出山济世,未免可惜,也曾劝他出来做一点事。”
⒉ 谓在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。。’”
引唐崔峒《送真上人还兰若》诗:“出山逢乱世,乞食觉人稀。”
《醒世恒言·李道人独步云门》:“﹝李清﹞方才想起:‘临出山时,仙长传授我的偈语,第二句道“听简而问”
⒊ 冒出新山。由于部分地壳隆起或火山爆发而造成。
国语词典
出山
比喻出来做官。
出山的反义词
出山造句
1.武打演员一个腾越动作从幕后翻将出来,姿势犹如猛虎出山。
2.大名鼎鼎的刘备也放下架子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。
3.诸葛亮出山是待价而沽,不过这个“价”是刘备的知遇之恩。
4.云朵已经无心出山,鸟儿飞累了而回家。
5.离家出山,进城读书,感到自己渺小,但想干一番事业。
6.本文以男主角——出身于小山村,却恰逢乱世,被迫走出山村为线索人物,描写秦越带领小伙伴在永安三十三年,前往永安城,时值诸侯叛乱。
7.对于他的形象,历代也有负面意见,比如清儒就认为,既然女帝当道,他应该选择隐居,等武则天死后再出山收拾局面,这显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迂腐之论。
8.可因为性子胆小谨慎,体会不出猛虎出山时那睥睨天下的气势,便迟迟滞留在莽牛变。
9.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,便略显浑浊,有出山泉水的意思。
10.在显微镜之下,人类身体的各种结构和液体,呈现出山川河流的景象,谭天将这种自然景象称之为“微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