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 纲
朝纲的意思
朝纲
(1) 封建朝廷所制订的法度纲纪
朝纲 引证解释
⒈ 朝廷的纲纪。
引《后汉书·儒林传论》:“自桓灵之閒,君道秕僻,朝纲日陵,国隙屡启。”
《南史·宋纪上·武帝》:“自晋中兴以来,朝纲弛紊,权门兼并,百姓流离,不得保其产业。”
宋张纲《次韵周伯见赠用前韵》:“恢復幸有皋夔在,坐看朝纲万目张。”
蔡东藩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五五回:“向使冲人嗣统之初,不为谗言所入,举国政朝纲之大,一委元老之经营,将见纲举目张,百废俱举,治平有象,乱萌不生,又何至有辛亥之事哉?”
⒉ 指朝廷。参见“朝廷”。
引宋陆游《谢台谏启》:“此盖伏遇某官望重朝纲,学通国体。”
《清平山堂话本·张子房慕道记》:“高祖曰:‘卿意要去修行,久后寡人有难,要卿扶助朝纲,协立社稷。’”
清洪昇《长生殿·疑谶》:“正值杨国忠窃弄威权, 安禄山滥膺宠眷,把一箇朝纲,看看弄得不成模样了。”
国语词典
朝纲
朝廷的制度、纪律。
朝纲(cháo gāng)近音词(1个)
朝纲造句
1.任圜为相,尚算有才之人,能选拔才俊,忧国如家,使府库充实,军民皆足,朝纲粗立。
2.一个社会是否整然有序、整个体制是否运作正常,与朝纲关系极大。
3.“夕阳已是南柯梦、留有余晖兴朝纲”,横批“善功未完”。
4.虽然自董卓入京以来,朝纲混乱,封了不知多少将军校尉,各路诸侯更是大肆给手下封官进爵,早就把官制搅的一团遭,校尉多如牛毛,将军遍地都是。
5.因此,萧鸾不利于操纵朝纲并最终夺取皇权,便精心杜撰出来了一道伪诏。
6.商朝武丁时期,国力衰微,武丁决心重振朝纲。
7.明朝嘉靖年间,是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,最后一个中兴事前,而明世宗,严以驭官,宽以治民,整顿朝纲、减轻赋役,对外抗击倭寇。
8.接着是功臣们的赏赐了,洛倾雪洛倾城分别为左右宰相,超一品,秩万石,月俸六万银,总领朝纲。
9.紫电剑,出则瑞光四射,紫色环绕,纯正拙朴,承相佩之,厘正朝纲,调和阴阳,保我大秦,传之千代万世。
10.杨毕冤案发生时,大清王朝的社会腐败已相当严重,慈禧太后为严肃法纪,重振朝纲,便借此案惩治贪官污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