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接吻病 接吻病的意思
jiē wěn bìng

接吻病
简体
拼音 jiē wěn bìng
注音 ㄐㄧㄝ ㄨㄣˇ ㄅㄧㄥˋ

接吻病的意思

接吻病 [jiē wěn bìng]

病名。是一种由EB病毒经由口咽分泌物、唾液或输血而感染的病症。全名为「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」。症状为发烧、喉痛、扁桃腺肿大、全身淋巴肿大、食欲不振等,但以青少年的症状较为明显。预防方法为避免共用杯子、器皿等。潜伏期 5~15 天,多为 10 天左右。发病期典型临床三联症为发热、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,可合并肝脾大。

英文:Infectious mononucleosis 


  常见症状有哪些?

  发热:体温 38.5~40.0 摄氏度不等。

  咽峡炎症状:表现为咽喉肿痛,扁桃体肿大。可看到扁桃体充血肿胀,少数患者有被覆较厚的奶油色分泌物的情况。

  颈部和腋窝淋巴结肿大:可触及颈部和腋窝有明显压痛的肿块,可推动。

  头痛、畏寒。

  寒战:身体发冷,伴全身哆嗦、抖动。

  恶心、呕吐:胃部不舒服,食物经胃、食道和口腔快速排出体外。

  食欲缺乏。

  轻度腹泻。

  右上腹疼痛:由肝脏、脾脏肿大引起,可持续数周。

  黄疸:巩膜(眼球壁组成之一,成年人为白色)、黏膜、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。通常患者首先出现巩膜变黄。

  多形性皮疹:形态不一的皮疹,有斑丘疹、结节性红斑、荨麻疹等,多见于躯干部,3~7 天消退,不留痕迹。

  共济失调:运动不协调,难以保持平衡等。

  意识障碍:患者经常入睡,能被唤醒,但停止唤醒后继续入睡;或不能唤醒。


  能治愈吗?会复发吗?

  能治愈,约 90% 可自行恢复。

  部分患者可有复发。


 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?

  肝功能损害

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

  血小板减少

  脑膜炎

  脑炎

  格林-巴利综合征

  口咽部继发链球菌感染

  上呼吸道阻塞

  肾炎

  肺炎

  心肌炎



接吻病 引证解释

  接吻病的潜伏期不定,多为10天,儿童为4~15天,青年可达30天。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,一般波动于39℃左右,偶有40℃者。发热持续一周左右,但中毒症状较轻。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特征之一,故又称“腺热病”。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累及,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,一般第1周就出现,第3周渐缩小。淋巴结一般分散无粘连,无压痛,无化脓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引起相应症状如腹痛等。多数患儿出现咽痛,扁桃体肿大,陷窝可见白色渗出,偶可形成假膜。

  脾大常见,一般在肋下2~3cm可触及,同时伴有脾区疼痛或触痛。肝大多在肋下2cm以内,常伴有肝脏功能异常,部分患者有黄疸。

  部分患者会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,如丘疹、斑丘疹或类似麻疹及猩红热皮疹。


国语词典

接吻病 [jiē wěn bìng]


拓展查询

接吻病是什么意思 接吻病读音 怎么读 接吻病,拼音是jiē wěn bìng,接吻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接吻病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