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康平纳 康平纳的意思
kāng píng

康平纳
简体
拼音 kāng píng nà
注音 ㄎㄤ ㄆ一ㄥˊ ㄋㄚˋ

康平纳的意思

康平纳 [kāng píng nà]

指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集中和企业联合的一种形式,它是生产社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产物。也译作联合制。[拉丁combinatus]


康平纳 引证解释

  联合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最高阶段上出现的。列宁说:“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最高阶段,有一个极重要的特点,就是所谓联合制”(《列宁选集》第2卷,第741页)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,它是生产集中和企业联合的一种形式。巨大的联合企业容易形成垄断。因此,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,许多联合企业都属于垄断组织。

  作为组织生产的一种形式,联合企业比之单个企业具有许多优越性:①能够充分利用原料和各种设备,因而可以大大节省生产费用;②联合企业自己能够制造各个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原料,可以减少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的中间环节,因而可以大大节省流通费用;③联合企业规模大、资金多,可以不断地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,提高劳动生产率,降低生产成本;④由于联合了许多部门的生产,产品经营多样化,因而在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,可以在各种行情中起拉平作用,保证联合企业有较稳定的利润率。

  由于联合制具有不少优势,它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;另一方面,它比单个企业具有较大的竞争能力,在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处于相对有利地位,因而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,促进生产的进一步集中,推动资本主义垄断的进程,保证垄断企业获取高额利润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,联合制的发展必然加剧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。


国语词典

康平纳 [kāng píng nà]


拓展查询

康平纳是什么意思 康平纳读音 怎么读 康平纳,拼音是kāng píng nà,康平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康平纳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