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主刑 主刑的意思
zhǔ xíng

主刑
简体
拼音 zhǔ xíng
注音 ㄓㄨˇ ㄒ一ㄥˊ

主刑的意思

主刑 [zhǔ xíng]

主管刑事。

法律名词。“从刑”的对称。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独立适用的刑罚。如管制、拘役、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、死刑等。


主刑 引证解释

⒈ 主管刑事。

《后汉书·郭陈传赞》:“陈郭主刑,人赖其平。”
《宋史·高防传》:“梦一吏以白帕裹印,自门入授防,防寤而思曰‘白主刑,吾当为主刑官乎?’俄而周祖即位,起为刑部员外郎。”

⒉ 法律名词。“从刑”的对称。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独立适用的刑罚。如管制、拘役、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、死刑等。


国语词典

主刑 [zhǔ xíng]

独立执行的刑罚,相对于从刑、附加刑而言。依我国现行刑法规定,主刑分为死刑、无期徒刑、有期徒刑、拘役及罚金五种。


主刑(zhǔ xíng)近音词(15个)

主刑的反义词

主刑造句

1.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。

2.西周时期,周公提出“明德慎罚”,后经孔、孟、董仲舒等人加工为“德主刑辅”,成为封建社会的法制原则。

3.第三十二条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。

4.它肇始于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“明德慎罚”,中经春秋战国儒家传扬的“为政以德”,形成于董仲舒的“德主刑辅”。

5.附加刑又称从刑,是在刑罚体系中居于从属地位、补充主刑、独立或附加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。

6.汉代君主还采纳儒家德主刑辅之义,对法律有所改良,几乎每位君主在位期间都有大赦的记录。

7.而我国传统采取的是“德主刑辅”的态度,法律几乎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。

8.早在先秦时期,就已出现“明德慎罚”的法律思想,汉时则明确提出“德主刑辅”的思想,并强调“使之以和”。

9.孔子首倡的“德主刑辅”思想代表了古代法律文化的基本性格,自西汉以后就成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,影响深远。

10.因为,在此情形下,合同诈骗罪法定刑主刑最高是三年有期徒刑,而招摇撞骗罪法定刑主刑最高是十年有期徒刑。

拓展查询

主刑是什么意思 主刑读音 怎么读 主刑,拼音是zhǔ xíng,主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主刑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