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 牧
州牧的意思
州牧
官名。古代指一州之长。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。 清代知州也称州牧﹐官阶甚低﹐与知县并称牧令。州牧 引证解释
⒈ 官名。古代指一州之长。
引《书·周官》:“唐虞稽古,建官惟百,内有百揆四岳,外有州牧侯伯。”
蔡沉集传:“州牧,各总其州者。”
汉成帝时改剌史为州牧。后废置不常。 东汉灵帝时,再设州牧,掌一州军政大权。 魏晋后废。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。 唐韩愈《送灵师》诗:“开忠二州牧,诗赋时多传。”
⒉ 清代知州也称州牧,官阶甚低,与知县并称牧令。
国语词典
州牧
职官名。古时分九州,州牧为每州的最高长官。《书经.周官》:「唐虞稽古,建官惟百,内有百揆四岳,外有州牧侯伯。」后指朝廷所委派的州郡最高行政首长。清代时为知州的别称。《幼学琼林.卷一.文臣类》:「刺史、州牧,乃知州之两号。」
州牧造句
1.宫已说服兖州同僚,共推曹公为兖州牧,宫言‘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;曹东郡,命世之才也,若迎以牧州,必宁生民。
2.御史大夫华歆,本操私党,立逼献帝下诏,命丕袭封,仍为丞相魏王,领冀州牧。
3.八月劉表病卒,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,遣使曹操舉州投降。
4.大统八年九月,我在河朔地区设立大汉的第十三个大州,封庞统为河朔州牧,赵云为河朔大都督,改封梁王刘舒为河朔王。
5.到成帝绥和元年,罢部刺史,置州牧,秩亦二千石,哀帝一度复旧制,不久又为州牧。
6.左将军,领豫州牧刘备,刚在新野城外大败曹军,又计取樊城,更兼新得军师单福,心内无比高兴,一向爱才如命的刘皇叔一见如此人物更是两眼冒光,眼馋不已。
7.百年已过半,秋至转饥寒。为问彭州牧,何时救急难。
8.州牧大人降临舍下,小人不甚荣幸,无奈家中野味都已食尽,只好将山妻做成一道菜供奉大人!
9.主公可一面奏封绍为大将军、太尉,兼都督冀、青、幽、并四州,封其三子为州牧,以安其心;另一面可抓紧时间整顿军备,训练士卒,布置防务,以备大战。
10.皇子历练,一向重要内容就是考察途经之地的民情、官情,整饬官场风气,下马和这些人见面后说道李州牧,我们先进城,恒阳州的情况稍后再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