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意思
zhēn guàn zhī zhì

贞观之治
简体
拼音 zhēn guàn zhī zhì
注音 ㄓㄣ ㄍㄨㄢ ㄓ ㄓˋ

贞观之治的意思

贞观之治 [zhēn guàn zhī zhì]

唐太宗即位之后,以亡隋为鉴戒,偃武修文,励精图治,选贤任能,虚心纳谏,贞观年间,人口增加,经济繁荣,史称"贞观之治"。


贞观之治 引证解释

⒈ 唐太宗即位之后,以亡隋为鉴戒,偃武修文,励精图治,选贤任能,虚心纳谏, 贞观年间,人口增加,经济繁荣,史称“贞观之治”。

唐皮日休《文中子碑》:“惜乎德与命乖,不及覩吾唐受命而殁。苟唐得而用之,‘贞观之治’不在於房、杜、褚、魏矣。”
明李开先《归农》诗之七:“斗粟百钱犹未售, 贞观之治继遐踪。”


国语词典

贞观之治 [zhēn guàn zhī zhì]

唐太宗在贞观年间知人善任,举用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魏征等贤才,并容纳大臣直谏,批评朝政。在制度上明白划分尚书、中书、门下三省的职权,相互配合,发挥制衡作用,杜绝集权弊端,并肃清吏治,减轻刑罚,重视人民疾苦。因此社会秩序安定,国势昌盛,缔造了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太平盛世,后世史家称为「贞观之治」。


贞观之治造句

1.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,开创了历史上的“贞观之治”。

2.要说这贞观之治得来殊为不易,那是李家父子戎马半生才打下的铁桶江山。

3.唐三彩出现,也因为唐朝陶瓷业飞跃发展,加上贞观之治后,国力强盛、百业俱兴,奢侈之风兴起,于是厚葬的风气也跟着兴了起来。

4.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,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,为国事忧劳出,现了贞观之治

5.李渊一直活到贞观九年,他见到了李世民的“贞观之治”,“胡越一家”,以及李世民成为“天可汗”的殊荣。

6.假如当初蔡桓公能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,何至于病入膏肓,一命呜呼呢?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,又怎么能出现“贞观之治”呢?善纳人言者,昌;不纳人言者,亡。

7.盛唐贞观之治,房玄龄孜孜奉国、知无不为,李靖才兼文武、出将入相,王珪激浊扬清、嫉恶好善,魏征耻君不及尧、舜,以谏诤为己任。

8.社会经济和国力发展臻于极盛的时期,它承继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治绩,使唐朝的国势发展到巅峰。

9.后人称道的“贞观之治”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太宗具有“安不忘危、治不忘乱”的忧患意识。

10.中宗登基之初,燕钦融曾几次上表痛陈时弊,他毫不怀疑今上会追继先君,革旧立新,巍巍大唐将再次出现贞观之治

拓展查询

贞观之治是什么意思 贞观之治读音 怎么读 贞观之治,拼音是zhēn guàn zhī zhì,贞观之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贞观之治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