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杂言诗 杂言诗的意思
yán shī

杂言诗
简体
拼音 zá yán shī
注音 ㄗㄚˊ 一ㄢˊ ㄕ

杂言诗的意思

杂言诗 [zá yán shī]

1.古体诗的一种。最初出于乐府。每句字数不等﹐长短句间杂﹐无一定标准﹐用韵也较自由。后人多有仿作。

杂言诗 引证解释

⒈ 古体诗的一种。最初出于乐府。每句字数不等,长短句间杂,无一定标准,用韵也较自由。后人多有仿作。

明徐师曾《文体明辨·杂言诗》:“按古今诗自四、五、六、七杂言之外,復有五七言相间者,有三、五、七言各两句者,有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言各两句者,有一字至七字、九字、十字者,比之杂言,又略有不同,故别列之於此篇。”


国语词典

杂言诗 [zá yán shī]

一种每句字数不一,长短相间的古体诗。最短仅一字,长者可高达九、十字以上,通常以三、四、五、七字为多。


拓展查询

杂言诗是什么意思 杂言诗读音 怎么读 杂言诗,拼音是zá yán shī,杂言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杂言诗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