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得
一得的意思
一得
◎ 一得
不如己者,问焉以求一得。——清·刘开《问说》
一得 引证解释
⒈ 一点可取之处;一点长处。
引《晏子春秋·杂下十八》:“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后用以谦称自己的意见或心得。 宋苏轼《湖州谢上表》:“凡人必有一得,而臣独无寸长。”
明陈邦瞻《宋史纪事本末·金亮南侵》:“臣有愚虑,请殫一得。”
夏丏尊叶圣陶《文心》二七:“我愿意把‘愚者’的‘一得’贡献给诸位同学。”
⒉ 尽得,全得。
引《礼记·大传》:“圣人南面而听天下,所且先者五,民不与焉;一曰治亲,二曰报功,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,五曰存爱。五者一得於天下,民无不足,无不瞻者。”
郑玄注:“五事得则民足。”
孙希旦集解:“一得,犹言尽得也。”
⒊ 得到一件或一个。
引《汉书·鲍宣传》:“民有七亡,而无一得,欲望国安,诚难。”
晋葛洪《抱朴子·清鉴》:“叔向之母, 申氏之子,非不能一得,然不能常也。”
⒋ 一旦得以,一旦能够。
引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祖鸿勋》:“一得把臂入林,桂巾垂枝,携酒登巘,舒席平山,道素志,论旧款,访丹法,语玄书,斯亦乐矣。”
国语词典
一得
形容所获甚少,谦称自己的一点心得。参见「千虑一得」条。
一得造句
1.愚者可以给智者忠告。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
2.阿敬:纯粹不正确。双亲之一得亨丁顿氏症,就有五成机会传给下一代。
3.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或有一得。
4.寄虽疾侵耄及,言无足采,千虑一得,请陈愚算。
5.如果小有进步即告满足,囿于一得之功、一孔之见,那就永远无法到达胜利的顶峰。
6.再拿自主创新来说,推进科技创新,已成为决定上海未来发展生死攸关的大问题,我们再也坐不住,更不能“安”于现状,“满”于一得之功。
7.本文力图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,并谈出自己的一得之见。
8.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壤壤,皆为利往。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
9.这是因为他们的“标杆”树得低了,或者虽知目标,却没有时时“对标”,所以会满足于一得之功。
10.独创性是指在论文中对已有理论提出新的见解,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证,自成一家之言或一得之见,从而使论文具有资料借鉴或应用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