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齐
一齐的意思
一齐
(1) 同时
一齐 引证解释
⒈ 相等;均衡。
引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万物一齐,孰短孰长?”
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力胜其任,则举之者不重也;能称其事,则为之者不难也。毋小大脩短,各得其宜,则天下一齐,无以相过也。”
⒉ 统一;使一律。
引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志欲大者,兼包万国,一齐殊俗,并覆百姓,若合一族,是非辐凑而为之轂。”
《史记·淮南衡山王列传》:“当今陛下临制天下,一齐海内,汎爱蒸庶,布德施惠。”
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彼沙门者,假西戎虚诞,妄生妖孽,非所以一齐政化,布淳德于天下也。”
⒊ 副词。同时。表示不同主体同时做一件事。
引宋岳飞《郾城县北并垣曲县等捷奏》:“﹝王刚等﹞认是头领,遂一齐入贼军。”
元无名氏《醉写赤壁赋》第四折:“今日箇加官赐赏,一齐的拜谢吾皇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十餘隻般,筛锣掌号,一齐开出湖去。”
丁玲《梦珂》:“同时又有六七个人也一齐在发表他们个人的意见。”
⒋ 副词。表示同一主体对若干事物采取同一处置方式。
引《朱子语类》卷六:“义如利刀相似,胸中许多劳劳攘攘,到此一齐割断了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回:“我母亲将银子一齐都交给伯父带到上海存放在妥当钱庄里生息去了。”
鲁迅《朝花夕拾·五猖会》:“就是这样的书,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,别的都忘却了;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,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。”
⒌ 一剂。齐,通“剂”。
引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躁者有餘病,即饮以消石一齐,出血,血如豆比五六枚。”
国语词典
一齐
一律、同样。
如:「一齐下手」。
一齐造句
1.大家一齐动手,清除路上的积雪。
2.旧愁新恨一齐涌上心头,她越发伤心自怜了。
3.回顾几十年艰难的生活历程,今愁古恨一齐涌上心头。
4.眼角的泪划过天际,清脆的落地碎声同心一齐响起,那么简单的,那么的脆弱,那么的不堪一击。。。
5.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,便特意寻来,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。直到她说到呜咽,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,叹息一番,满足的去了,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。
6.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,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,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。
7.人们发出雷鸣般的呼声:“火车被挡住了!”接着一哄而起,一齐向倒退着的机车涌去。
8.暪大家一齐动手,很快就把楼前的空地平整好了。
9.旧愁新恨一齐涌上心头,她头发都白了。
10.放学后,他们一齐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