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法
文法的意思
文法
(1) 语法
(2) 古时指法令条文
文法 引证解释
⒈ 法制;法规。
引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諫为太中大夫,为人廉,谨於文法。”
唐元稹《论浙西观察使封杖决杀县令事》:“封杖决人,殊非文法。”
宋王安石《送吴伸纯守仪真》诗:“久为汉吏知文法,当使淮人服教条。”
明田艺蘅《留青日札·非武备》:“如罗知县以功而陞僉事, 胡典史以功而陞通判,皆起於举人吏员者,惜乎拘於资格,束於文法,不得竟其材以致大用耳。”
清龚自珍《明良论四》:“圣天子赫然有意千载一时之治,删弃文法,捐除科条。”
⒉ 文章的作法。
引元刘壎《隐居通议·文章四》:“公为文斩截峻刻,得左氏文法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五三回:“别看文法,只取个吉利儿罢。”
清俞樾《古书疑义举例·错综成文例》:“古人之文,有错综其辞以见文法之变者。”
⒊ 语法。语言的结构方式。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,词组和句子的组织。
引蔡元培《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》:“中国人本来不大讲文法,古文的文法,就是《马氏文通》一部。”
毛泽东《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》:“许多同志省掉了不应当省掉的主词、宾词,或者把副词当动词用,甚至于省掉动词,这些都是不合文法的。”
国语词典
文法
文词、文句的结构规则。
文法造句
1.其后,他除了续任智慧林维那之外,也开始教导年轻僧伽文法、典、术、玛制作。
2.这导致了小莎士比亚对于诗剧的喜好。莎士比亚读过文法黉舍。
3.作者先教导读者基本文法概念,包含各种动词、时态、形容词、副词、不定词、倒装句等等。
4.国家与国王的权利,如果由文法学家来议论的话,就会沦为上的问题了。
5.训练一台计算机识别语音以及向它听到的内容应用文法规则,是一个相当直观的过程,即使在开源世界也是如此。
6.产生法定留置的情况由成文法具体规定。
7.第一个把思考这个问题带到我面前的是我文法学校的校长,当然这样的方式,这样的结果是他始料不及的。
8.文法班之跳级由国三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第一次段考成绩决定。
9.这种文法规定的语言可以被非确定下推自动机接受。
10.国家与国王的权利,如果由文法学家来议论的话,就会沦为文法上的问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