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同知 同知的意思
tóng zhī

同知
简体
拼音 tóng zhī
注音 ㄊㄨㄥˊ ㄓ

同知的意思

同知 [tóng zhī]

1.共知。 2.职官名。指正官之副。

同知 引证解释

⒈ 共知。

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不形之形,形之不形,是人之所同知也。”

⒉ 犹参佐。

《北齐书·高隆之传》:“仪同三司崔孝芬以结婚姻不果,太府卿任集同知营构,颇相乖异, 瀛州刺史元晏请託不遂,前后构成其罪,并诛害之。”

⒊ 官名。称副职。 宋代中央有同知阁门事、同知枢密院事,府州军亦有同知府事、同知州军事。 元明因之。 清代唯府州及盐运使置同知,府同知即以同知为官称,州同知称州同,盐同知称盐同。

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二》:“淳化二年, 王显出镇, 张逊知枢密院事,始以温仲舒、寇準同知院,同知之名,自此始也。”
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二》:“知枢密院、同知院并正二名,知院掌佐天子执兵政,而同知院为之副。”
元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楔子:“小生姓王名文举,先父任衡州同知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这位璉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,也是不肯读书。”
王闿运《陈景雍传》:“汉阳同知张曜孙者,以文学有重名于世。”

⒋ 见解相同。知,“智”的古字。

汉王充《论衡·死伪》:“与世俗同知,则死人之实未可定也。”


国语词典

同知 [tóng zhī]

共知。


同知(tóng zhī)近音词(15个)

同知造句

1.都转运盐使留守司指挥同知宣慰使。

2.你能三元及第,高中状元,必然也是熟读魏国律例的,当知晓按魏国律,父子、翁婿、叔侄等五服以内的亲眷,是不得同知一州,同处一部,同列部卿以上官职的。

3.此外,笔者在教学设计研究的实践中,深感建立针对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设计模型具有针对性强、操作性好的有点。

4.同知广东宣慰司事王守信率官军镇压,擒桂芳,又收降林桂芳弟于新会。

5.在展望价值框架下,证明了投机者的共同知识分布假设会使得投机者不能形成交易。

6.而其家属仍踞旧地,鼓衅起禍,以致钦差审理归狱,于新任同知潘果,失抚绥新附之宜,遂罹重典。

7.听着父亲赌咒发誓般的话,富不同知道这官怕是非做不可了。

8.解其天,堕其天帙,纷乎宛乎,魂魄将往,乃身从之,乃大归乎!不形之形,形之不形,是人之所同知也……

9.道光)二十年,大府以公治绩尤异,擢淡水同知

10.杜重道,虽然名义上他是南衙第一把手,可实际上,郭怒才是南衙第一人,因为他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兼都督南镇抚司。

拓展查询

同知是什么意思 同知读音 怎么读 同知,拼音是tóng zhī,同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同知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