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素衣 素衣的意思

素衣
简体
拼音 sù yī
注音 ㄙㄨˋ 一

素衣的意思

素衣 [sù yī]

1.白色丝绢中衣。《诗·唐风·扬之水》:“素衣朱襮,从子于 沃。”陈奂 传疏:“素衣,谓中衣也…… 孔 疏云:‘中衣,谓冕及爵弁之中衣,以素为之。’”《论语·乡党》:“﹝君子﹞緇衣羔裘,素衣麑裘,黄衣狐裘。”何晏 集解:“孔 曰:‘服皆中外之色相称也。’” 2.白色丧服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大夫、士去国,踰竟,为坛位,乡国而哭,素衣、素裳、素冠。”郑玄 注:“言以丧礼自处也。”孔颖达 疏:“素衣、素裳、素冠者,今既离君,故其衣、裳、冠皆素,为凶饰也。”唐 刘禹锡《哭王仆射相公》诗:“羣吏謁新府,旧宾沾素衣。” 3.泛指白色衣服。《列子·说符》:“杨朱 之弟曰 布,衣素衣而出。天雨,解素衣,衣緇衣而反。”清 龚自珍《霓裳中序第一》词:“惊鸿起,素衣二八,舞罢老蟾泣。” 4.比喻清白的操守。前蜀 韦庄《酬吴秀才霅川相送》诗:“夫君别我应惆悵,十五年来识素衣。”金 元好问《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》诗:“归来应被青山笑,可惜緇尘染素衣。”

素衣 引证解释

⒈ 白色丝绢中衣。

《诗·唐风·扬之水》:“素衣朱襮,从子于沃。”
陈奂传疏:“素衣,谓中衣也…… 孔疏云:‘中衣,谓冕及爵弁之中衣,以素为之。’”
《论语·乡党》:“﹝君子﹞緇衣羔裘,素衣麑裘,黄衣狐裘。”
何晏集解:“孔曰:‘服皆中外之色相称也。’”

⒉ 白色丧服。

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大夫、士去国,踰竟,为坛位,乡国而哭,素衣、素裳、素冠。”
郑玄注:“言以丧礼自处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素衣、素裳、素冠者,今既离君,故其衣、裳、冠皆素,为凶饰也。”
唐刘禹锡《哭王仆射相公》诗:“羣吏謁新府,旧宾沾素衣。”

⒊ 泛指白色衣服。

《列子·说符》:“杨朱之弟曰布,衣素衣而出。天雨,解素衣,衣緇衣而反。”
清龚自珍《霓裳中序第一》词:“惊鸿起,素衣二八,舞罢老蟾泣。”

⒋ 比喻清白的操守。

前蜀韦庄《酬吴秀才霅川相送》诗:“夫君别我应惆悵,十五年来识素衣。”
金元好问《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》诗:“归来应被青山笑,可惜緇尘染素衣。”


国语词典

素衣 [sù yī]

白衣,古用为中衣。


素衣(sù yī)近音词(15个)

素衣的近义词

素衣的反义词

素衣造句

1.一身素衣,凭栏观景,几缕清风,伴皓月入梦,尽把相思染。掬一捧浅夏,淡守寂寞流年,此生,何处,有我的归人?陌然 

2.顺着他们的手指望去,只见对面江岸有座新建的大厦,通体雪白,犹如身着素衣的秀女,伫立于江畔,翘首以望归帆。

3.说话的是一个素衣女子,头梳垂髻分肖髻,说着摘下几朵开的最艳丽的野菊插在头上,女子温柔婉约,美丽的像花中仙子般。

4.话说庞统领兵到得江夏城下,庞统自乘马而出,只见纶巾羽扇,素衣皂绦,飘然若仙。

5.如今我只依稀能记起,初次见你在素衣镇时,替人乞讨可堪当个侠名,可你又否知晓,那曾经收留你治伤的龙氏父女也已被你害得家破人离。

6.古之文人,素衣简餐,皓首穷经,至死不渝,一心只想“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”。

7.羟丙甲纤维素,植物硬脂酸,甘露醇,植物硬脂酸镁,纤维素衣,凝胶,麦芽糊精。

8.于她是解脱,一眼不过瞬间。于他是惩罚,一眼将是万年。三明七暗,十点星芒,当是她的三魂七魄,在曾经的夫婿跟前化为虚无。从此不见,再不相见。叶素衣,陌天行。寂月皎皎 

9.灭绝优雅的踱步,笑盈盈的来到了身穿青色素衣,盘膝坐在狱下之狱大牢之中顾黎的面前。

10.妇人素衣裹体,妍丽妖娆,举手投足,无不流露媚态。

拓展查询

素衣是什么意思 素衣读音 怎么读 素衣,拼音是sù yī,素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素衣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