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 君 子
士君子的意思
士君子
周制,'士'指州长﹑党正,'君子'指卿﹑大夫和士。 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。 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。 泛指读书人。士君子 引证解释
⒈ 周制,“士”指州长、党正,“君子”指卿、大夫和士。
引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:“乡人、士君子,尊於房中之间,宾主共之也。”
郑玄注:“士,州长、党正也;君子谓卿、大夫、士也。”
⒉ 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。
引《墨子·尚贤下》:“而今天下之士君子,居处言语皆尚贤,逮至其临众发政而治民,莫知尚贤而使能,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小而不明於大也。”
⒊ 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。
引《荀子·非相》:“有小人之辩者,有士君子之辩者,有圣人之辩者。不先虑,不早谋,发之而当,成文而类,居错迁徙,应变不穷,是圣人之辩者也;先虑之,早谋之,斯须之言而足听,文而致实,博而党正,是士君子之辩者也。”
汉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此乃有识者之所嘆慜,士君子之所嗟痛也!”
宋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,而使之皆有士君子之才,然后随其才之所有而官使之。”
⒋ 泛指读书人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四回:“但凡士君子横了一个做官的念头在心里,便先要骄傲妻子。妻子想做夫人,想不到手,便事事不遂心,吵闹起来。”
国语词典
士君子
旧制士指州长、党正,君子指卿、大夫、士。故后以士君子称上流社会的人。
士君子造句
1.士君子立身事主,既名知己,则当竭尽智谋,忠告善道,销患于未形,保治于未然,俾身全而主安。
2.士君子之处世,贵能有益于物耳,不徒高谈虚论,左琴右书,以费人君禄位也。
3.“既醉以酒,既饱以德”,“醉酒饱德,人有士君子之行焉。
4.其论道傅会文辞,不如何晏,自然有所拔得,多晏也,颇以所长笑人,故时为士君子所疾。
5.士君子”、“隐士”、“薪者”三者则是代表了阮籍一生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,“大人先生”则是阮籍的精神归宿所在。
6.荣祖为人轻财贵义,善抚将士,然性偏险褊隘,颇失士君子之心。
7.杜冲就是在大理经营奇石生意的大宋人,其妻王氏在随他南下经商的过程中产下一子,杜冲为其取名杜南彦,寄望他在南方成长成一个彦士君子。
8.士君子之涉世,於人不可轻为喜怒,喜怒轻,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;於物不可重为爱憎,爱憎重,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。
9.士君子济人利物,宜居其实,不宜居其名,居其名则德损。
10.夫乘时以徼利者,市井之志也;酬功而报德者,士君子之心也。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,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,不亦难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