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善士 善士的意思
shàn shì

善士
简体
拼音 shàn shì
注音 ㄕㄢˋ ㄕˋ

善士的意思

善士 [shàn shì]

有德之士。 慈善之士,行善之人。 信佛的人。

善士 引证解释

⒈ 有德之士。

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一乡之善士,斯友一乡之善士;一国之善士,斯友一国之善士;天下之善士,斯友天下之善士;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,又尚论古之人。”
唐韩愈《董公行状》:“﹝四子﹞皆善士,有学行。”
明方孝孺《南稜王先生像赞》:“吾以是知先生宋之善士,古之逸民。”
清唐孙华《哭大兄允中》诗之二:“没齿人争推善士,始知用拙道逾尊。”

⒉ 慈善之士,行善之人。

明宋濂《陈府君墓志铭》:“遇有可矜,輒施与不靳,乡党称为善士。”
瞿秋白《慈善家的妈妈》:“他倒沾着便宜,还得了善士的名声。”

⒊ 信佛的人。

《四游记·佛祖压倒大圣》:“你是何方善士,敢来阻住兵力?”
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行乐》:“无饮不奠,有食必陈,若善士信嫗之佞佛者。”


国语词典

善士 [shàn shì]

品行端正之士。


善士(shàn shì)近音词(15个)

善士的近义词

善士的反义词

善士造句

1.年费由善士输助,如不敷用,一学生收回修金百元、二百元不等,稍有盈积,概免修金。

2.卓初入朝,二君劝用善士,故卓相从,而诸君到官,举兵相图,此二君卖卓,卓何用相负。

3.老来虽然知道有个儿子段誉,性情大为好转,但却绝不是吃斋念佛的善士,性情之间,只要觉得所谓之事是为天下苍生,不伤天害理即可。

4.嵩就征赴都,途次投宿下亭,有数盗前往窃马,闻知为嵩所乘,互相责让道“孔仲山乃南阳善士,怎可盗他坐骑呢?”。

5.亲交取亲,其忠也;言寡可行,其信乎;长为善士而无犯于礼也。

6.每当一个人拥有十面善士的奖牌,当地官员可以为其发放义士奖牌一面,义士可以见县令不拜,可为乡长之候补。

7.三眼佛祖是我们这里大恩人,大慈悲,大善士,大圣人!是他交我们风调雨顺,是他交我们国泰民安,也是他交我们丰衣足食。

8.彦光训喻而遣之,后改过励行,卒为善士

9.一个面色红润慈眉善目如同乡间善士的老人,拉着一个眉目方正不怒自威的老人说道。

10.是使奸人擅无穷之福利,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。

拓展查询

善士是什么意思 善士读音 怎么读 善士,拼音是shàn shì,善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善士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