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三学 三学的意思
sān xué

三学
简体
拼音 sān xué
注音 ㄙㄢ ㄒㄩㄝˊ

三学的意思

三学 [sān xué]

唐代称国子学﹑太学﹑四门学为三学,隶属国子监。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孙得入国子学,五品以上子孙得入太学,七品以上子孙及平民之俊异者得入四门学。 宋代称太学之外舍﹑内舍﹑上舍为三舍﹐亦称三学。 佛教称戒学﹑定学﹑慧学为'三学'。

三学 引证解释

⒈ 唐代称国子学、太学、四门学为三学,隶属国子监。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孙得入国子学,五品以上子孙得入太学,七品以上子孙及平民之俊异者得入四门学。

《新唐书·儒学传序》:“广学舍千二百区,三学益生员,并置书算二学,皆有博士。”

⒉ 宋代称太学之外舍、内舍、上舍为三舍,亦称三学。参阅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。参见“三舍法”。

《宋史·职官志五》:“熙寧初,詔用经术取士,广阔黌舍,分为三学,增置生徒总二千八百人。”

⒊ 佛教称戒学、定学、慧学为“三学”。

《翻译名义集·示三学法》:“今谓防非止恶曰戒,息虑静缘曰定,破惑证真曰慧……三学是为涅槃法。”


国语词典

三学 [sān xué]

佛教用语。指导向解脱的三种修行。即戒学、定学、慧学。三学同时也含括佛法的全部内容。


三学(sān xué)近音词(4个)

拓展查询

三学是什么意思 三学读音 怎么读 三学,拼音是sān xué,三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学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