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披甲 披甲的意思
jiǎ

披甲
简体
拼音 pī jiǎ
注音 ㄆ一 ㄐ一ㄚˇ

披甲的意思

披甲 [pī jiǎ]

(1) 穿上铠甲

披甲持枪
wear armor

披甲 引证解释

⒈ 穿上铠甲。

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望见单于立五采幡织,数百人披甲乘城。”
《北史·张定和传》:“定和不披甲,挺身登山,中流矢而毙。”
曹亚伯《武昌革命真史·致满清政府电》:“然所以如此披甲厉兵,枕戈饮血者……实以祖仇所在,人心所趋,事势有不得不然耳。”

⒉ 借指从军。

清袁枚《新齐谐·雷诛营卒》:“二十年前,披甲时曾有一事,我因同为班卒,稔知之。”

⒊ 清代八旗兵的别称。

清王逋《蚓庵琐语》:“贝勒在杭发披甲三千,廿五晚抵嘉兴。”
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畏公<论女子劳动问题>》:“满洲入关 ……劫掠男女,数达巨万,皆分给旗民,而良家妇女,其有从男子坐罪者,亦发给披甲为奴。”


国语词典

披甲 [pī jiǎ]

穿著铠甲。《汉书.卷七○.陈汤传》:「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织,数百人披甲乘城。」也作「被甲」。


披甲(pī jiǎ)近音词(7个)

披甲的近义词

披甲造句

1.说话间,忽闻卢植军搦战,张角遂披甲上阵。

2.朝议吕留良吕葆中俱戮尸某示,严洪逵沈在宽皆斩决,族人俱诛殛,孙辈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。

3.只是四下静的出奇,远处兀立的群峰如同沉浸在睡梦中披甲戴盔的卫士,远处传来一阵悠悠的花香,那花香便是台前不远处一片桃林传来的。

4.斯龙是二叠纪时期全身披甲的巨颊龙的一种。

5.老早相识的李方远,也被全家流放到东北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。

6.当差食粮的八旗披甲,由于既有份地,又有粮饷,也都变得怠堕懒散,不思进取,逐渐丧失开国初期那种淳朴的风气。

7.横眉冷对千夫指,披甲上阵莫敢当。

8.海参到处都是,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。大龙虾全身披甲,划过来,划过去,样子挺威武。

9.只比许力短上几个公分的长度,白洞洞眼珠子,还有那精悍短小十分狰狞的螯,全身披甲带挂的壳,六根肢足牢牢地钉在珊瑚礁上,龙须在正前方不断摆动。

10.猎取普通野兽并不是件麻烦事,实在不行那边还有几只山猫呢,虽然这玩意的肉味道不太好——但掺和在披甲山猫的肉里面也不是不能吃。

拓展查询

披甲是什么意思 披甲读音 怎么读 披甲,拼音是pī jiǎ,披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披甲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