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明断 明断的意思
míng duàn

明断
简体
拼音 míng duàn
注音 ㄇ一ㄥˊ ㄉㄨㄢˋ

明断的意思

明断 [míng duàn]

(1) 暗示公正的、头脑清晰的、健全并睿智的判断力

其中确有冤情,请包大人明断
judicious

明断 引证解释

⒈ 清明而果断。

《后汉书·孔奋传》:“为政明断,甄善疾非,见有美德,爱之如亲。”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王大将军与丞相书,称杨朗曰:‘ 世彦识器理致,才隐明断。’”
南唐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上:“李景让尚书,少孤贫,夫人某氏,性严重明断。”

⒉ 英明的决断。

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三:“明断自天启,大略驾羣才。”
明叶盛《水东日记·胡忠安自述三事》:“於是羣臣皆言,不显责大臣,而旌禁卫,所以宽其罪而媿其心,殿下之明断也。”

⒊ 明确地辨别是非,做出公正的判断。旧説主民,一説主出仕、退仕。请问:从何説为当?《集説》未有明断,岂两説可竝行乎?’”

《隋书·于仲文传》:“明断无双有于公,不避强御有次武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望相公可怜见老汉的女壻生死不明,奸夫淫妇,赃证见在,伏乞相公明断!”
清杭世骏《质疑·礼记》:“陈璉问:‘《王制》:“将徙於诸侯,三月不从政,自诸侯来徙家,期不从政。”

⒋ 公平明白的判决;判决书。

《醒世恒言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》:“开封府就取出庙官孙神通来,当堂读了明断……推出市心,加刑示众。”


国语词典

明断 [míng duàn]

明确的判断是非。


明断的近义词

明断造句

1.不过,他先天就有一种恰当而纯朴的鉴赏力,使他一般都很明断

2.某自思无罪,受此惨祸,今三百五十余年,衔冤未报,伏乞阎君明断

3.素有“儒将”之称的叶帅,其过人之处大概是每临大事有静气,能在历史的重大关键时刻明断是非,果敢抉择。

4.凡事从容优雅,因为,优雅胜过勇敢,明断,谨慎,甚至威严,它既可以帮你迅速成功,也可使你轻易摆脱困境。

5.许多案件凭良知就能够明断是非。

6.至于幽明圣库,沈姐姐在江湖上行走,总知道魔教的幽明破天和幽明断绝吧……

7.两线作战,面对爷爷的老对手孙权、诸葛亮,曹叡以其刚毅、明断和果决,丝毫不落下风,他“行师动众,论决大事,谋臣将相,咸服帝之大略”。

8.判官是地府里的一个组织,他们抑恶扬善明断是非,专管人间不平之事,只要他们一旦插手,没有结果决不罢休。

9.许多案件,不需要多少法律专业知识,凭良知就能明断是非,但一些案件的处理就偏偏弄得是非界限很不清楚。

10.陛下昧旦丕显,求民之瘼,明断庶狱,无倦政事,理出群心,泽谣民口,百姓翕然,皆自以为遇其时也。

拓展查询

明断是什么意思 明断读音 怎么读 明断,拼音是míng duàn,明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断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