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 观 之 诛
两观之诛的意思
两观之诛
语本汉·刘向《上灾异封事》:“自古明圣,未有无诛而治者也,故舜有四放之罚,而孔子有两观之诛,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。”后遂以“两观之诛”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。
两观之诛 引证解释
⒈ 参见“两观”。参见“两观”。
引语本汉刘向《上灾异封事》:“自古明圣,未有无诛而治者也,故舜有四放之罚,而孔子有两观之诛,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。”
后遂以“两观之诛”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。 《隋书·高祖纪上》:“近者内有艰虞,外闻妖寇,以鹰鸇之志,运帷帐之谋,行两观之诛,扫万里之外。”
唐杨炯《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》:“奸雄独立,初明两观之诛;正教未行,仍赦同狴之罪。”
国语词典
两观之诛
相关组词
拓展查询
两观之诛是什么意思 两观之诛读音 怎么读 两观之诛,拼音是liǎng guān zhī zhū,两观之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两观之诛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