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包拯 包拯的意思
bāo zhěng

包拯
简体
拼音 bāo zhěng
注音 ㄅㄠ ㄓㄥˇ

包拯的意思

包拯 [bāo zhěng]

(1) (999—1062) 北宋庐州合肥人,仁宗天圣年间进士。曾任监察御史、天章阁侍制、龙图阁直学士,官至枢密副使。他为官清正,刚直不阿,执法严峻,不徇私情,被旧的史书和小说渲染为少有的“清官”、“包青天”

Bao Zheng

包拯 引证解释


国语词典

包拯 [bāo zhěng]

人名。(西元998~1061)​字希仁,宋合肥人。性刚直,历官天章阁待制、龙图阁直学士。知开封府,办案严正,不避权贵,时人比其为「黄河清」。当时京师流传「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」之语,为宋代有名的清官,卒谥孝肃。


包拯(bāo zhěng)近音词(7个)

包拯造句

1.包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。

2.包拯铁面无私,是历史上被人传颂的清官。

3.难道我不包拯为秦香莲撑腰,怒斩了忘恩负义的陈世美。

4.包拯在官场上叱咤风云,惩恶扬善,清正廉明,被百姓们誉为“包青天”。

5.包拯一生清正廉明,人们送给他“包青天”的美名。

6.历史上,有许多为民请命的清官,如海瑞、包拯等。

7.这虽是戏言,但包拯影响之广,辐射力之强,可见一斑。

8.包拯是一个清正廉明公私分明大公无私的人。

9.包拯的"以法律提衡天下"的法治主张以及执法如山的实践,特别是他身上体现出的清官的特质,都说明他是中国清官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。

10.宋仁宗康定元年,清官包拯被调来端州做地方官。

拓展查询

包拯是什么意思 包拯读音 怎么读 包拯,拼音是bāo zhěng,包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包拯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