梆 子
梆子的意思
梆子
(1) 见“梆 1 ”
(2) 一种用开有纵长口的空心树干制成的打击乐器
(3) 即“梆子腔
(4) ”:河南梆子
梆子 引证解释
⒈ 巡更或旧时衙门用以集散人众所敲的响器。用竹子或挖空的木头制成。
引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那庄前庄后,庄东庄西,三四百史家庄户,听得梆子响,都拖枪拽棒,聚起三四百人,一齐都到史家庄上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二回:“外面那洋号一回一回的,吹得呜呜响,人来人往的脚步声,又是那打更的梆子敲个不住,如何睡得着。”
巴金《砂丁》一:“二更的梆子果然响起来,清脆的木头的声音在这静夜里和那一声两声的狗叫互相应答。”
⒉ 打击乐器。用两根长短不同的硬木棒制成,两手各执其一,互击发音以按节拍。是梆子腔的伴奏乐器。
⒊ 指梆子腔。
引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九回:“无如老爷的天性又生来的合看戏这桩事不甚相近,甚么叫作宾白合套,切末排塲,平日一概不曾留过这番心,再讲不到梆子、二簧了。”
国语词典
梆子
古代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响器,敲击时发出声响,用来召集群众、报警或巡夜打更。
如:「陕西梆子」、「河南梆子」。
梆子造句
1.谭在艺术实践中广征博采,从昆曲、梆子、大鼓及京剧青衣、花脸、老旦各行中借鉴,融于演唱之中,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“谭派”。
2.这种被称为梆子腔的戏曲几乎就是跟随着陕西商人的脚步走遍全国。
3.在这里,她除了跟著名歌唱家白秉权学唱陕北民歌外,还学唱苏州评弹、山西梆子、河南坠子、眉户、碗碗腔等。
4.高大全愕然的看着刘殷,发现这老梆子的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戏谑,心里面后悔的要死要活的。
5.,他们村原先就有剧团,不过唱的不是平剧,是河北梆子,他把平剧“箭杆河边”。
6.村中心的舞台搭好了,演员们纷纷上台唱大戏,河北梆子等戏剧惹得戏迷心痒痒,不少村民也登上台,与演员互动表演。
7.靠近后院墙的石坎前,有个用松木、石板和茅草搭建的羊圈,小承元一手敲打竹梆子,一手均匀地往食槽里撒粗盐。
8.但“金屋藏娇”,让他们一边工作、一边在老戏里浸润,当自己动手写新编京剧,就不会看着“南梆子”曲牌不知如何填词了。
9.以皮黄腔为主,同时兼具哭头、高拨子、四平调、南梆子、娃娃调等,这才最终形成了京剧。
10.比如说‘楼台十八相送’那一场,词、曲都换了,充分发挥‘南梆子’曲调的特点,非常欢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