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 子
胡子的意思
胡子
(1) 人脸上,通常指成年男子脸上的下巴、嘴唇和邻近部位的胡须
(2) 〈方〉胡匪
胡子 引证解释
⒈ 多须的人。
引唐姚合《嘲胡子小男》诗:“明明復夜夜,胡子即成翁。”
《太平广记》卷二五五引唐韩琬《御史台记·邵景》:“景嵩状貌类胡, 景鼻高而嵩鬚多,同时服朱紱,对立於庭。 鏗独帘中窃窥而咏曰:‘一双胡子著緋袍,一箇鬚多一鼻高。’”
《水浒传》第五一回:“那小衙内双手扯住朱仝长髯説道:‘我只要这胡子抱!’”
王国维《西胡续考》:“自唐以来皆呼多鬚或深目高鼻者为胡或胡子,此二语至今犹存,世人呼鬚及多鬚之人皆曰胡子。俗又製‘鬍’字以代之。”
⒉ 指胡人奴仆。
⒊ 方言。土匪。
引许地山《危巢坠简·春桃》:“不料那畜生翻了脸,楞说我是胡子,要枪毙我。”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一:“今年元茂闹胡子,家里吃的、穿的、铺的、盖的都抢个溜光。”
梁斌《播火记》十:“冯老兰把脖子一拧,说:‘那可不行,一入山林就成了胡子。’”
1. 指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毛。 清洪昇《长生殿·驿备》:“女人的鬍子,那里有生在嘴上的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六回:“见那客人生的一张圆白脸儿,八字鬍子,好生面善。”
曹禺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﹝胡四﹞嘴边上有两条极细的小胡子,偶而笑起来那样地诱惑。”
⒋ 代称多须之人。
引《水浒传》第五一回:“那小衙内双手扯住朱仝长髯,説道:‘我只要这鬍子抱。’”
⒌ 东北一带老百姓对土匪的称呼。参见“鬍匪”。
引张天翼《路》:“昌大爷是带了他那五百个民团出来的,后来跑进来一些学生,胡子兵,老百姓。”
刘白羽《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·闹年成》:“在路上,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给国民党特务、胡子杀死了,我亲自给他下了葬。”
国语词典
胡子
旧时东北各省对土匪的称呼。
如:「他们庄子里最近胡子闹得很厉害!」
胡子造句
1.屡遭失败的田大胡子,领着残兵败将盘踞在卧龙岭,企图凭险顽抗。
2.吴爷爷长着一团乱蓬蓬的大胡子。
3.做工作一定先分清轻重缓急,有序进行,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,更不能轻重倒置。
4.凡事胡子眉毛一把抓,不分主次轻重,反而会得治丝而棼,一团混乱。
5.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轻重缓急,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。
6.干工作若没有计划,眉毛胡子一把抓,看起来十分辛苦忙碌,但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。
7.导演是一位长着浓密络腮胡子的中年人。
8.工作头绪很多的时候,一定要分个轻重缓急,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。
9.他下巴上浓密的络腮胡子看来已有好久没刮了,活像一把用棕毛串成的板刷。
10.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,西部大概有五六支球队一直为西部第一的宝座激励的争夺着,也总有一件事情比古登的山羊胡子更值得我去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