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行意 行意的意思
xíng

行意
简体
拼音 xíng yì
注音 ㄒ一ㄥˊ 一ˋ

行意的意思

行意 [xíng yì]

谓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。 犹行色。指出发前后的神态﹑情景或气派。 离去的意向。

行意 引证解释

⒈ 谓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。

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王曰:‘……子听吾言,与子分国。不听吾言,身死,妻子为戮。’ 范蠡对曰:‘臣闻命矣。君行制,臣行意。’”
韦昭注:“制,法也。意,志也。”
北魏崔鸿《十六国春秋·后赵·石虎》:“﹝石虎﹞拜征虏将军,性酷虐无道,军中勇敢策略与己侔者,輒因事害之…… 勒(石勒 )屡加责诲,而行意自若。”
宋苏轼《初别子由》诗:“使子得行意,青衫陋公卿。”
明沉德符《野获编补遗·吏部·考察科道》:“高新郑生平,彷彿似桂安仁,其才锋气魄同,忮忍专愎同,其受主上眷知亦同,故皆能乘权行意如此。”

⒉ 犹行色。指出发前后的神态、情景或气派。

《魏书·王慧龙传》:“慧龙年十四,为沙门僧彬所匿。百餘日,将慧龙过江,为津人所疑,曰:‘行意怱怱徬徨,得非王氏诸子乎?’”

⒊ 离去的意向。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〇六回:“谈了半天, 弥轩似有行意。”


国语词典

行意 [xíng yì]


行意(xíng yì)近音词(15个)

拓展查询

行意是什么意思 行意读音 怎么读 行意,拼音是xíng yì,行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行意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