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顾颉刚 顾颉刚的意思
xié gāng

顾颉刚
简体
拼音 gù xié gāng
注音 ㄍㄨˋ ㄒ一ㄝˊ ㄍㄤ

顾颉刚的意思

顾颉刚 [gù xié gāng]

史学家。江苏苏州人。毕业于北京大学。后任厦门、中山、北京、中央、复旦等大学教授。继承和发展前人“疑古”思想,成为“古史辨”派创始人。对中国古代史、少数民族史、中外交通史、历史地理等方面均有精深研究。建国后,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、全国政协委员。主持标点“二十四史”和《资治通鉴》。著作编为《顾颉刚古史论文集》等。

顾颉刚 引证解释


国语词典

顾颉刚 [gù xié gāng]


顾颉刚造句

1.通过对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反思,顾颉刚提出“不立一真,唯穷流变”的历史研究理念。

2.汪士延告诉记者,胡适在北京大学的学生顾颉刚经过多年研究,认定南朝民歌《华山畿》是梁祝原型。

3.‘有关《礼记》作者和年代的争论,旷代持久,长期不能定于一说。

4.顾颉刚的专题神话史也是过程研究,注意到了神话发展的动力问题。

5.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属于史学范畴,顾颉刚先生、谭其骧先生提倡将它改造成现代的历史地理学,这属于地理学范畴。

6.“由经入史”说在顾颉刚的学术中处于核心地位,理解这一点,有助于对顾氏之学的完整把握。

7.顾颉刚以特有的“古史辨”方式整理国故,实际上是以历史的眼光在求真意义上对传统经学进行彻底的批判。

8.应该承认,顾颉刚这一观点,对客观地认识上古史不无积极价值;但我们也不能因此以一个“伪”字怀疑否定一切。

9.???????适逢战乱,又加上天气炎热,遗体无法久停,顾颉刚只能草草殓葬妻子。

10.而这种追求之所以受到阻碍,使顾颉刚深为彷徨、苦闷,就在于受到“经世致用”思想和“左”倾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及传统意识形态等对学术研究的消极影响。

拓展查询

顾颉刚是什么意思 顾颉刚读音 怎么读 顾颉刚,拼音是gù xié gāng,顾颉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顾颉刚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