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法币 法币的意思

法币
简体
拼音 fǎ bì
注音 ㄈㄚˇ ㄅ一ˋ

法币的意思

法币 [fǎ bì]

(1) 1935年以后,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,1948年为金圆券所代替

paper currency issued by the KMT government from 1935 onwards

法币 引证解释

⒈ 由国家以法律赋予强制通用力的货币。特指国民党政府1935年11月实行币制改革后,法定由中央、中国、交通、中国农民四大银行发行流通的纸币。

巴金《寒夜》九:“四磅奶油大蛋糕法币一千六百元。”
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十二:“只要把伪法币伪金圆券变成货,那一定赚钱。”


国语词典

法币 [fǎ bì]

法律赋与强制通用的货币。如本位货币、辅币等。


法币(fǎ bì)近音词(5个)

法币造句

1.孙科政府的造币工厂,夜以继日地印刷着面值百万的金圆券,以强制性手段兑换民间的黄金、光洋、法币和其他硬通货,以满足那些军中大佬们的逼债。

2.英镑当时正对美元贬值,也就连累法币跟着一同贬值。

3.但在当时抗日根据地里流通着的,不仅有法币,还有几省的地方流通券,以及各县自制的土票。

4.我刚到中国的时候,一美元可兑换蒋介石的法币七千元,现在涨到了三十万元。

5.鬼子占领区,兴日元、日本人发行的联银券和大洋,法币人家不认。

6.所谓币制改革,简单来说,即是以金圆券替代市场上流通的法币和东北流通券,人民所有黄金、白银、银币和外币,也必须限期兑换成金圆券。

7.士兵的月饷只有法币十四元,还要扣除副食,只够在街上吃四碗面。

8.同时,关外的待遇较高,国民政府在东北发行了一种流通券,换法币为一比十三。

9.金圆券颁行了,法币三百万对金圆券一,合成金圆券四毫一丝;金圆二对银元一,合成银元二毫零五息。

10.简报作家,詹姆斯格兰特,作者和出色的黄金分析,声称黄金是优于联储发行“法币”。

拓展查询

法币是什么意思 法币读音 怎么读 法币,拼音是fǎ bì,法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币造句子